案例圖片:

有關空運文件方面的資訊:
短短的半個月時間里,黨中央、國務院的 1號文件皆關注到快遞物流,基層快遞員罕見走進中南海提出關于快遞發展的建議,《快遞暫行條例》獲國務院通過,快遞業也有了自己的法律,快遞物流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
通覽以上的政策、文件,發現三個較為突出的關鍵詞——基礎設施、末端物流、綠色物流。
基礎設施
目前,快遞物流作為“基礎設施”的地位已成共識,加強快遞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一再被認為是一件關乎民生的事情。順應政策,快遞網絡、物流園區、物流科技將加快建設與發展,農村物流、電商物流將會是兩個值得密切關注的領域。
“強化規劃引領,完善電子商務快遞物流基礎設施”是《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六大政策措施之一。具體來說,包括:統籌規劃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發展,構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完善優化快遞物流網絡布局,推動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園區建設和升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指出:“大力建設具有廣泛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
《快遞暫行條例》通過后,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指出未來四大方面工作,其中包括:“加強快遞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推動大數據及云平臺基礎設施建設和安全監管基礎設施建設。”
末端物流
“強化服務創新,提升快遞末端服務能力”是《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六大政策措施之一。具體內容是:鼓勵將推廣智能快件箱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推廣智能投遞設施;鼓勵建設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促進快遞末端配送、服務資源有效組織和統籌利用,發展集約化末端服務。
《快遞暫行條例》在促進快遞行業發展、保障寄快遞安全、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立足包容審慎監管,對快遞服務車輛等強制性規定作了調整,完善了無法投遞快遞的處理程序,增加了鼓勵共享末端設施、誠信體系建設等內容。
由此可以看出國家政策正在引導與鼓勵末端服務能力的建設。2月5日,人民日報評快遞業發展:總部和網點莫成兩重天,表示末端服務能力也要與總部發展同步提升。
智慧物流、智慧倉儲的建設以及新零售、新物流理念的提出,已成為快遞物流行業發展的共識。然而,離消費者更近的快遞網點、快遞交付也將會是一個亟待創新與突破的領域。
綠色物流
當下是快遞物流由量轉質的發展轉折點,而綠色物流則是快遞發展質量的一大指標。綠色物流不僅僅靠企業的社會責任去驅動,更重要的是需要法律法規的強制措施。
《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中,“強化綠色理念,發展綠色生態鏈”被列為六大發展措施之一,其中提到推動發展綠色包裝、新能源物流車的使用。
《快遞暫行條例》在促進快遞行業健康發展、保障快遞安全、保護各方合法權益的基礎上,立足包容審慎監管和管理創新,對快遞服務車輛、包裝材料等相關強制性規定作了調整。
此外,國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新修訂發布的《快遞封裝用品》系列國家標準,倡導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對原有標準進行了補充完善。新標準降低了快遞封套用紙、氣墊膜類快遞包裝袋、塑料編織布類快遞包裝袋的定量要求。
隨著更明細的綠色物流實施標準的出臺與法律法規的強制措施,綠色物流的技術創新與落地實施將成為快遞物流追求發展質量的重要考量方面。